根据Wind统计,截至2025年8月5日,今年以来共有287家公司公告购买董责险计划。平安产险的数据显示,A股公司董责险投保率已从2019年底的不足8%,提升至2025年5月底的28.4%。相关介绍如下:董责险含义:董责险全称为董事、监事及高管责任保险,是上市公司董监高在履职过程中,因工作疏忽、不当行为被追究责任时,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。投保率上升原因: 法律层面:2024年7月1日,修订后的公司法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董责险制度,鼓励公司投保董事责任保险,并要求投保公司在为董事投保或续保后向股东会报告相关信息,为董责险的普及提供了法律基础。 监管层面:国内外监管对信息披露、合规经营等要求日益严格,董事和高管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诉讼压力随之增加,企业为应对监管风险,更倾向于购买董责险来转嫁风险。 风险意识层面:康美药业案和瑞幸咖啡案等重大财务造假事件的警示,使上市公司和高管的风险意识显著增强,认识到董责险在分散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,部分董监高个人也会向公司提出采购诉求。 企业治理层面: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和ESG理念普及,使得董事履职责任范围扩大,潜在风险点增多,购买董责险有助于完善公司风险控制体系,提升公司治理水平。投保相关情况:从上市公司披露的公告来看,董责险的保险期限一般为一年,后续每年可续保或重新投保,保费在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,多数保费为数十万元,保险赔偿限额通常在1000万元至2亿元之间。不同企业投保差异:截至2025年5月底,信披评级为A级(最优类)的上市公司投保董责险的比例达42.8%,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。央企上市公司的董责险投保率高达60.6%。从行业来看,制造业公司尤其是生物医药、电子设备、专用设备等新型科技公司投保率相对较高。
|
|